首页 资讯 > 内容页

24岁“隐居小伙”再回争议:隐居非躺平,巨隐隐于互联网

时间 : 2023-04-30 05:52:40 来源:央广网

姜天圣

李沛然


【资料图】

网络走红

4月23日,1999年小伙李沛然在互联网时代“隐居”,家藏有万余本书变身图书馆一事,经扬子晚报报道后,引发了网友激烈讨论。截至昨天中午,仅扬子晚报主持的两条话题,阅读量就累计接近1亿。有人羡慕李沛然的生活,有人则认为他是在哗众取宠。随后,李沛然再次接受了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的采访,并回应了“隐居”争议。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

走红后婉拒所有广告商

4月23日,扬子晚报主持的话题“99年小伙隐居6年家变图书馆”冲上微博热搜第八,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。李沛然告诉记者,这是他第一次上热搜,感觉既惊喜又害怕,“没想到自己能一夜爆红,刚开始确实担心自己德不配位,后来想想也就淡然了。”

走红后,李沛然的账号收到了大量私信,有人羡慕他的隐居生活,有人表示质疑,还有人说他闲得没事,“这些都是正常的,我也不指望成为一个十全十美没有争议的人,我觉得能影响到一些人,给一部分人提供一种生活思路就够了。”

李沛然告诉记者,走红后自己收到了许多广告邀请,不过自己已经全部谢绝了,“作为一名‘隐士’UP主,我和其他UP主区别就是,我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,在视频中我就是什么样子,如果让我去说广告语、去带货,我会觉得不自在,我还是想安安静静地去传播好文学。”

李沛然是一位文学UP主,前段时间他来南京,在水西门朗诵了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,除了将辛弃疾的满腔激情和怀才不遇表现得淋漓尽致外,他还对诗词的创作背景进行详细解读,“现在我们都称辛弃疾是民族英雄,但当时他只是个‘归正人’。何为‘归正人’?就是当时出生在沦陷区之后又投靠南宋的人,这个词是蔑称,当时南宋朝廷对‘归正人’非常不信任……”粉丝们纷纷点赞,并刷弹幕道“知识又增加了”“怪不得皇帝不重用他。”

其实,网友们眼中满腹经纶的李沛然还是一位落榜生,高中毕业时他由于过于偏科未能考入大学,直到工作一段时间后“二战”才如愿以偿。如今,李沛然的家里有一万多本书,目前他已经读完了两千多本,六年来他就这样一直过着“隐居”生活。

“不认可为逃避而隐居”

“古代有句话:小隐隐于野,中隐隐于市,大隐隐于朝。”李沛然告诉记者,隐居并不是去深山老林找间屋子躲起来不问世事,“我认为隐居更多意义是精神上,而不是形式上的,比如汉朝的东方朔,他就能在腥风血雨的朝堂上‘隐居’,这就是隐于朝的典型。”

如今,李沛然又提出了一个新观点,“巨隐隐于互联网”,“现在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,远超古代的八百里加急,但凡说错话做错事,在网络上传播下去,很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,所以说我认为隐于互联网的难度,是高于古代隐于朝堂的。”

在扬子晚报微博发起的投票“你支持年轻人隐居吗”中,有84%的网友选择了支持,表示“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”。不过李沛然对此持保留态度,他不支持年轻人盲目隐居,“如果说你只是不想上学了不想上班了,找个地方躲起来,这种为了逃避而去隐居的,我是不认可的。隐居并不是躺平,还是那句话,隐居更多是精神层面的,而不是物质层面的。”

李沛然表示,现在许多“归隐田园”的人,要么是沽名钓誉、要么是故弄玄虚,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跟风。“电视剧小说里,确实有很多隐居的世外高人,但并不是说去隐居就是高人了。”

采访最后,李沛然还特意补充,“虽然我自称网络隐士,但是我也在不断地传播中国古代诗词文学,目前我在B站上有一百多万粉丝,视频播放量超过两个亿,我自认为是为社会作出过些许贡献的。我也希望,大家能够多努力,多为社会作一些贡献。”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