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增殖放流,“亚洲美人鱼”再现湘江
(相关资料图)
胭脂鱼可溯源至侏罗纪晚期,属国家二级保护鱼类,又被称为湘江的“一抹红”
国家二级保护鱼类胭脂鱼。
湘江中有一种鱼,神秘又美丽。它的吻端至尾基有一条胭脂红色的宽纵带,背鳍和尾鳍均是粉红色。它就是有着“亚洲美人鱼”之称的胭脂鱼,也被人们称作湘江中的“一抹红”。可是,因为种种原因,胭脂鱼近些年来都没有出现在湘江当中。5月25日,记者来到了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,了解有关胭脂鱼的故事。
■文/图/视频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 实习生 葛佳奇
湘江流域胭脂鱼数量急剧下降
大家都称胭脂鱼为“亚洲美人鱼”,却不知,胭脂鱼的祖先原始骨鳔鱼最早是生活在南美洲的。在远古时期,受到地壳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,一部分原始骨鳔鱼不远万里来到了我国的长江流域,演化成了现在的胭脂鱼。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部的耿相昌介绍:“胭脂鱼历史悠久,最早可以追溯到侏罗纪晚期,现在长江流域的这些胭脂鱼,是胭脂鱼科在我国唯一的代表种。”
胭脂鱼的美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,是湘江中的一抹独特的色彩。可是,在早些年,因为受到长期过度捕捞、水环境污染、胭脂鱼自身孵化期死亡率高等因素影响,湘江流域内的野生胭脂鱼数量急剧下降。“我们2022年开始在长沙市重点水域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,受到监测频率、监测时间等原因影响,我们去年没有在湘江水域检测到胭脂鱼。”耿相昌说。
人工增殖放流,让胭脂鱼再现湘江
“胭脂鱼近些年数量锐减,几乎从湘江中绝迹,这对我们湘江流域的人民来说是痛心的、遗憾的。”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部部长奉佳介绍,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,为的就是能让这湘江中的“一抹红”回归到我们的视野里,更好地维护湘江流域的生态平衡。
“为了保护胭脂鱼,我们首先积极开展了普法和科普宣传。野生种群的胭脂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鱼类,擅自猎捕是违法行为。”奉佳介绍,随着科普活动的开展,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胭脂鱼对于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之处。“这为保护胭脂鱼的工作减轻了很多阻力。”
“其次,我们还开展了人工增殖放流活动。”奉佳表示,“胭脂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已经突破40多年了,每年增殖放流活动都投放了一定比例的胭脂鱼,我们希望这些投放的鱼苗能够顺利长大,让胭脂鱼再次出现在湘江水中。”据统计,2022年,长沙市共计向湘江、浏阳河、沩水等河流人工增殖放流各类鱼苗4578万尾。
“现在‘十年禁渔’已让许多珍稀的水生动物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,再加上人工增殖放流行动的持续开展,相信总有一天,我们会在湘江中再次看到那亮丽的‘一抹红’。”奉佳说。
(一审:余画 二审:邓望军 三审:石伟)